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freefreefreeoya/1379792263-1798687568.jpg&width=219&height=148)
今天去聽【Youth Hub FUN輕鬆—郝明義特別講座】社會新鮮人的必修課:善用你的工作DNA 這個講座,由大塊文化董事長-郝明義先生所演講,
提到了和工作有關的三種動物,
1.剛出社會的年輕人→鳥,能夠自由飛翔,卻不踏實。
2.中間幹部 →駱駝,雖然踏實了,但是卻要忍辱負重,總是有重擔在身上。
3.決策者 →鯨魚,少數人,雖能夠獲得許多的讚美,但永遠只能前進,不能上岸,因為一上岸,就會死掉。
-----
而我現在是鳥的前身,
正要成為一隻鳥,
鳥兒本該自由飛翔,
但是我卻受限於許多事,
沒有勇氣.去飛翔,
因為郝明義先生在39歲才確定自己想做的事,
讓我覺得未來真的有無限的可能,
加油~~keep going
-----
也提到一隻鳥可能會有的問題,
1.什麼是工作?你將工作視為何種性質?
○是什麼?
□是什麼?
☆是什麼?
{ }是什麼?
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說法,
○是鈔票、錢幣
□是穩定
☆是夢想
{ }是可能性
而以自己的信念、原則選一個主角{ ○ ☆ □ }來實踐,
可能性就能夠×n次方耶~~~
我的主角是什麼呢?
還在思考當中,
2.什麼工作?
大企業、小公司、公家機關(極敏感、僵化兩類)、創業、研究所(要有學術研究理想)
--聽他這麼講,真的是每個工作都各有利弊。
=======
*好習慣之一:練好5件事
情緒→別被情緒影響
承諾→說話算話
記律→今日事,今日畢
誠實→才不需要一直圓謊
羞恥→勇於面對自己
*好習慣之二:3個工作倫理
公私之分
主從之別
不背後說話→既可以節省時間,還可以增加與人當面溝通的機會
==工作的好習慣,
需要不斷練習,
才能夠熟悉,
而且是每個工作都需要的。
=========等待DNA的演變、突變
1.郝先生在1984年因為問一個日本人,為什麼日本人那麼喜歡閱讀?
他回答說,因為日本是小國,也沒有什麼資源,
但是台灣也同樣地是小國、沒有什麼資源,
結果日本人回答說:
台灣一年產三次稻米
→因為這一點,讓日本人覺得台灣是有資源的,
於是影響了郝先生的想法,
找出自己的三次稻米,
或許稻米=能力吧,
最近一直聽到老師說要有好幾把刷子,
能力的培養,真的很重要~~
有點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什麼?
所以要多多學習,參加活動~~
2.1995年的冬天早上讀「韓非子」,
有很多的見解,
可以沿用至現在社會,
可見閱讀經典對人生是很有幫助的,
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,
必定有其值得學習之處。
所以我要多閱讀囉~~
郝先生還提到閱讀可以跨越人、時、地,
不受限於生活,
對好奇心的產生很有幫助,
ASK WHY?
======最後,線型人生﹠微型人生之別
線型人生--等到我有錢、穩定…才要…,
微型人生--將一天、一週、一年當作人的一生,
不用等到有錢或其他,才做想做的事
座右銘:練習想的、說的、做的一致。
有一個心愛的工作,也要有一個心愛的人。
--我好像是線型人生耶,
總是想等以後再說,
卻忘了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事,
我想這應該是一件「最重要的小事」
雖然容易被遺忘,
但是若能實行,
一定能讓生活更豐富、多彩。
真開心能參加這個講座。XD